新闻中心
第四届(2021)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前期赛事应各地的要求仍将尽量巡回举办,核心类别决赛和医疗器械创新周活动仍将于2021年9月在苏州举办。此外,2021年增设与大赛和创新周互动互补的“首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资源盘活与交易大会”,让各类闲置或过剩的医械创新创业资源登台展示、融通互补、交流交易,以便进一步推动医药领域创新创业,拉动内需,为业界和社会服务。
大赛由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指导,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办,欢迎地方政府、科技园区及科研院所联合承办。
大赛以“面向实际需求,支持临床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重视技术创新与创新服务”为主题。
◆体外诊断(IVD)产品(试剂与设备、病理等)
◆医用敷料、输注和护理产品
◆外科与微创器械(手术器械、腔镜及耗材等)
◆高值耗材与植介入产品
◆大中型诊疗设备(影像、放疗、消融等产品)
◆急救与生命支持(急救、监护、呼麻、透析等)
◆人工智能与医用软件、移动及远程医疗
◆家用、中医、康复理疗与运动健康器材
◆ 防疫和感控消杀产品
以上类别分为初创组(报名时尚未取得注册证的产品或项目)、成长组(首次取得注册证的产品)分别举办。
承办方将根据项目报名情况适当调整比赛分类或举办专场赛,专场赛可参照联合承办方需求按产品领域、工艺材料、临床类别或业态模式等分类设立:如以往举办的POCT专场、家用器械专场、高分子材料专场、涂层技术专场、医院项目专场、眼科产品专场、CRO专场、融资租赁业务专场、大小企业融通赛华为专场等等。
初创组参赛项目必须是尚未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处于研发或注册阶段的医疗器械项目或技术;成长组则仅限首次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无法按医疗器械注册的材料、配件及工艺请选择临近的分类报名参赛;
参赛项目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与其它合法权益,参赛个人、团队和企业应对报名信息的合规性、真实性负责;
参赛项目涉及的产品须具有创新性和独创性,具有一定的社会和市场价值;
报名以项目为单位,每个企业或团队可报多个,无数量限制;
欢迎临床医护医技人员参赛或与他方合作报名参赛;
欢迎海外(含港澳台地区)直接报名参加各类别比赛。组织方将根据疫情防控及入境要求适时调整赛事安排,必要时可以视频参赛或设立海外项目专场;
取得新进展的往届参赛项目及其他赛事的参赛项目亦可报名参赛,可根据是否取得注册证报名参加初创组或成长组比赛;
整个参赛流程中不向参赛方收取任何费用。
报名参赛
1、初赛
2、复赛
复赛将从6月份开始按类别进行,现场路演形式,项目报名数量较多的类别可分组或分区域展开,具体时间地点和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3、决赛
决赛将在9月举办,现场路演,具体时间地点和赛程安排另行通知。
根据报名数量,按照类别和分组,各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优先推荐参与国家及地方相关科技资助项目;
✦与数位领衔评审院士及百余位来自监管/产业权威专家直面交流,一对一辅导;
✦优先入驻苏州(及各地)医疗器械创新服务基地,享受一站式20余项外包创新服务;
✦优先获得业内企业及投资机构注资并购,以及先锋媒体曝光机会;
✦获得园区和创新服务机构的特别配套政策支持
✦促成部分参赛项目与生产经营企业实质合作;
2021医疗器械创新与服务展(MISE2021)暨
2021中国大健康创新创业资源盘活(交易)展会
由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联合主办的医疗器械创新与服务展(MedicalFair China)本着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加速行业创新的宗旨,打造医疗器械行业独具特色的创新聚集地,汇聚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行业上下游企业,为观众呈现最新的技术与产品,满足不断变化及提升的医疗市场需求,提供高效面对面沟通平台。
1、全球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医疗设备展览会MEDICA在中国的唯一子展
作为MEDICA在中国的唯一子展,MFC在国际资源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依托强大的国际医疗系列展MEDCIAlliance在全球的广泛辐射,将会有愈来愈多的海外医疗企业和专业人士参加展会,顺利地与中国供应商建立起合作关系,采购到全球顶级水准的产品和服务。
2、聚焦行业创新,集中展示全球医疗设备和先进技术,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平台
不同于传统的成品展,MFC是将医疗器械创新各环节的对应服务机构和创新项目及产品集中展示交流,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交易和推广,并为创新医疗行业和初创企业与相关政府部门、商贸协会、产品及服务供应商、采购商、科研机构等从业人员提供沟通渠道,促进行业交流及创新成果转化,打造一站式创新服务平台。
3、丰富的买家资源,直接对话采购决策者,快速达成商业合作
与医院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经销商,医疗器械生产厂家的技术与采购人员面对面交流,80%的参观者具有采购决策权或参与权。
2021中国医疗器械高峰论坛(DeviceChina2021)
关于医械创新的最新国内监管政策与技术动态。
2021中国国际医疗创新论坛(CMIF2021)
该论坛由国家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服务联盟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今年将是该论坛的第三届,旨在以国际化视野推动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并探讨会展服务、转化医学、医疗机构及医生群体在创新发展大环境下的新思维与新合作。
2021中国医疗器械转化医学与创新服务论坛(TMIS2021)
本论坛旨在对中国临床医院、科研机构、企业研发部门成果转化的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将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并深入探讨创新服务机构促进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使创新服务业做为产学研用资创新生态环境的加速剂,进一步促进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进程。
15个专题分论坛
内容涉及心脑血管、影像设备、肿瘤相关器械、外科微创、骨科器械及材料、医学人工智能、体外诊断、上游材料配件及制造工艺、医疗器械创新设计和医学成果转化以及临床试验基地、代工平台和经销商联盟、各类创新服务和投资机构、科技园区等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圈产学研销用监资等各产业链环节。
注册人数 | 现场人次 | 参会企业(生产经营、创新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 | 演讲嘉宾 | 投资机构 | 参赛项目 | |
2018年 | 6191 | 10351 | 407(创新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57家) | 283 | 314 | 283 |
2019年 | 7560 | 15643 | 483(创新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96家) | 368 | 343 | 607 |
2020年 | 5013 | 10542 | 368(创新服务机构及科研院所45家) | 208 | 215 | 665 |
1、生产企业:对接上游材料配件供应商和包括融资、设计、注册等在内的各类创服机构;抢先接触国内外优秀的早期创新项目及临床研发成果;结识国内外众多专家、渠道商及医疗机构人士。
2、经销商:可与全球优选的创新产品洽谈代理,并对接创新项目或与临床专家一起创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3、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展示和转化在研项目及创新成果,与社会资本、创服机构、产销企业对接,宣传自己科研优势征集合作研发项目。
4、各类创服、投资机构和产业园区:对接各类行业专家与资源,直面大量早期初创项目和优秀成长性项目,建立服务、适时投资、共同成长。
5、材料及配件供应商:利用创新服务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对接大量的研发项目和生产企业。
企业可选择参展、参加论坛演讲或展位+论坛等多种形式,以及成为赞助商参与创新周活动。
活动官网:www.shfbexpo.com(展会网)、
www.ylqxcxz.com(创新周)
展位、论坛咨询:李生 13240913765(同微信) 0086-10-68657072